“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擴大內需;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笔菄以凇笆濉逼陂g針對國內特殊的經濟環境所做出的重要指示。尤其對于國內自動化裝備制造業來講,無論是趨于國際經濟形式的逼迫轉型,還是自身發展的必然需求,企業內部技術的升級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是一個貫徹始終的重要問題。
“中國制造”被求蛻變
自動化又稱電控或工控,從工業到服務業,自動化在現代工作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在國際上,自動化行業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并已然成為制造業發展的趨勢,然而在中國,對于很多企業來講自動化仍一個新鮮的課題。雖然目前在中國國內市場上已有超過5萬臺的工業機器人在“服役”,但從工業機器人密度(制造業中每萬名生產工人占有的機器人數量)來看,我國的機器人市場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水平。
一直以來,中國被世界各國視為是勞動力廉價的“加工工廠”?!爸袊圃臁币惨幌蛲谥械投思夹g制造業的行列。我國長期依賴進口的條件下,制造業發展必然會受到影響和牽制,國內市場對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制造”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能否撕掉“廉價勞動力加工工廠”的標簽,是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
我們究竟差在哪?
從目前的行業現狀來看,中國企業在工業自動化這臺大戲中依然處于“配角”的位置。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專業技術人才;知識產權保護薄弱是一直以來阻礙國內自動化發展的主要因素。當然不僅僅是這樣,例如在企業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向上,國內國外形成了十分鮮明的對比。
國內大部分制造企業,都在關心如何將企業規模做大。而外國企業則更多是追求高新技術的領先。即讓自己的產品在其他產品的生產制造中不可或缺。這或許會給國內企業一些啟示:中國的競爭機制主要是靠價格和數量取勝,但缺乏核心技術的開發和創新。隨著自動化逐步取代人力和原材料等成本的提高,企業利潤也會隨之越來越薄,進口設備,進口汽配,進口原件,國內制造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不言而喻。
技術獨立和創新迫在眉睫
“當下全球制造業正在經歷一個發展放緩和競爭力加劇的階段,創新增長是一個關鍵因素?!?/p>
就整個國際環境來看,世界范圍內經濟發展格局正在不斷發生變革,對于國內企業來講,既孕育著巨大的機遇,也伴隨著嚴峻的挑戰?!爸袊圃臁辈粦斖A粼诔跫壦?,中國也不應當再是廉價的世界工廠。注重產品質量、創新能力和差異化競爭才能獲利良多。
業內人士認為,自動化裝備核心零部件國產化迫在眉睫。一旦核心零部件全部實現國產化,內資品牌即可在定價上拉開差距。若減速器、伺服電機和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國產化,假設平均降低30%的成本,則自動化設備單機制造成本可至少降低20%。
昆山自動化設備,河北福致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近來年一直在不斷創新,未來的路一定會越來越好,期待與您的合作!